9月11日下午,社会学系2025级研究生新生见面交流会在逸夫楼6047会议室举行。研究生指导教师、学院研究生辅导员、老生代表、以及2025级社会学、民俗学、社会工作专业研究生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社会学系教职工党支部书记杨灿君主持。

会议伊始,杨灿君逐一对参会老师进行介绍,2025级新生也分别做自我介绍。会议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拉开序幕。

姚兆余教授、胡燕教授代表学科点对2025级新生表示热烈欢迎,分别介绍了社会学、民俗学和社会工作学科的历史沿革、师资力量和培养模式,对课程选修、科学研究、学术规范、实践环节等新生关注的重点问题提出了具体要求,为新生们搭建起清晰的“学术成长框架”,助力大家明确学习方向。
郭文、黄绍华、郑华伟、刘春卉、朱慧劼、尹秋玲等指导教师和授课教师结合多年育人经验,鼓励新生“扎根田野、深耕理论、胸怀社会”,在科研与实践中锤炼学术品格。学院研究生辅导员林延胜对各位新生的学习和生活提出了较好的建议。

会议还邀请三位老生代表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2023级社会学研究生张育菲鼓励新生不要畏惧坎坷,扎根田野、做有温度的研究。2024级民俗学研究生许佳琪建议大家在学习的同时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做到劳逸结合。2024级社会工作研究生王臻祺提醒大家在专业领域多做探索,积极参加学术交流,尽早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

最后,姚兆余教授作总结讲话。他结合社会学系的学科特色与育人理念,对新生们提出三点期望:一是“多学习”,既要扎实掌握专业知识,也要广泛涉猎跨学科内容,拓宽学术视野;二是“多参与”,积极参加学术会议、学术沙龙等活动,在交流中收获思想火花;三是“多平衡”,在追求学术进步的同时,兼顾身心健康与生活乐趣,让研究生生涯成为一段充实而有意义的旅程。
此次交流会不仅帮助2025 级新生熟悉学习环境,明确学习方向,更搭建起师生互动的交流平台。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2025级新生将带着这份温暖与期许,在社会学系的学术沃土上深耕不辍,抒写属于自己的人生新篇章。
(供稿/史明鑫;供图/蒋小丫;编辑/林延胜;校对/姚兆余;审核/卢勇)